|
|
金属材料疲劳裂纹扩展机制及模型的研究进展 |
吴圣川1,李存海2,张文2,康国政3 |
1. 西南交通大学 牵引动力国家重点实验室 2. 3. 西南交通大学应用力学与工程系 610031
|
|
|
摘要 裂纹萌生、扩展和断裂行为及其与材料本身和外部因素的关联一直是工程与科学界的重要研究课题。本文总结了影响疲劳裂纹扩展的多种因素,综述了高周疲劳裂纹扩展的唯象模型和理论模型,以及低周和超高周疲劳裂纹扩展模型的新进展(包括基于能量的和考虑概率的)。综合前述模型优缺点,提出了一种基于单轴拉伸性能的新型疲劳裂纹扩展模型(iLAPS)。分析表明,新模型iLAPS与多种常用材料的疲劳裂纹扩展试验数据吻合较好,并且能够准确地给出不同应力比下的裂纹扩展速率曲线。最后,对先进材料抗疲劳开裂性能的高通量表征及运维技术进行了展望。
|
|
收稿日期: 2019-12-02
出版日期: 2019-12-28
|
通讯作者:
吴圣川
E-mail: wusc@swjtu.edu.cn
|
[1] |
胡衡. 数据驱动计算力学研究进展[J]. , 2020, 41(01): 1-14. |
[2] |
罗逸璕 程若然 张春利. 层状压电半导体板的稳态弯曲振动分析[J]. , 2020, 41(01): 15-29. |
[3] |
林姗 杨永涛 孙冠华 张国华 石露. 弹塑性力学问题的虚单元法[J]. , 2020, 41(01): 30-40. |
[4] |
吕鑫 刘官厅. 一维六方准晶中平行螺型位错与有限长裂纹的相互作用[J]. , 2020, 41(01): 41-49. |
[5] |
郑安兴 罗先启 钱镜林. 基于互补理论和扩展有限元法的摩擦接触裂纹应力强度因子计算[J]. , 2020, 41(01): 50-58. |
[6] |
黄小华 金艳丽 黄书岭 李双. 常用假设下黏弹组合模型两类表述参数间转换及适用性[J]. , 2020, 41(01): 59-70. |
[7] |
夏炎 朱忠猛 蒋晗. 表面直接氟化改性对有机玻璃弯曲疲劳性能的影响[J]. , 2020, 41(01): 71-82. |
[8] |
高立梅 额布日力吐. Winkler地基上四边自由正交各向异性矩形薄板弯曲问题的辛叠加解[J]. , 2020, 41(01): 83-92. |
[9] |
聂峰华 李冬明 刘斌. 基于不连续场修正权的无网格断裂分析[J]. , 2019, 40(6): 539-551. |
[10] |
孙献光 孟春晓 段田堂. 两圆柱体结合面的接触热导分形模型研究[J]. , 2019, 40(6): 552-559. |
[11] |
鲍四元 沈峰. 各向异性矩形板和环扇形板横向自由振动的一种通用解法[J]. , 2019, 40(6): 560-570. |
[12] |
崔翰博 唐巨鹏 姜昕彤. 自然冷却和遇水冷却后高温花岗岩力-声特性试验研究[J]. , 2019, 40(6): 571-582. |
[13] |
李响 张业伟 陈立群. 谐波平衡法与复平均法计算强非线性系统稳态响应的区别[J]. , 2019, 40(5): 390-402. |
[14] |
邹鸿翔 张文明 魏克湘. 面内压电振动能量采集动力学设计与性能研究[J]. , 2019, 40(5): 381-389. |
[15] |
曹东兴 高彦辉 张伟. 附磁阶梯变厚度悬臂梁压电俘能器的理论建模及分析[J]. , 2019, 40(5): 403-416. |
|
|
|
|